目的 探討不同濃度低分子肝素對 PICC 相關性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。
方法 將 40 只實驗兔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 A 組(對照組)、B 組(低濃度低分子肝素組)、C 組(中濃度低分子肝素組)、D 組(高濃度低分子肝素組),成功建立 PICC 實驗兔模型后,分別用 0. 9%氯化鈉溶液、50 μ/ (mL·d)低 分子肝素鈉溶液、100 μ/ (mL·d)低分子肝素鈉溶液、200 μ/ (mL·d)低分子肝素鈉溶液在實驗兔腹部進行皮下注射,每日 1 次連續 7 d。 截取耳緣靜脈、前腔靜脈以及 PICC 導管進行 HE 染色,光鏡下觀察并比較四組實驗兔不同部位的 CRT 發生率以及凝血功能情況。
結果 A 組 CRT 發生率為 100%,D 組無血栓發生,A 組與其它三組間血栓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(P<0. 01)。 其中,A 組、B 組、C 組實驗兔耳緣靜脈血栓發生率與 D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(P<0. 01)。 A 組、B 組的 PICC 導管血栓發生率與 C 組、D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(P<0. 01)。 PICC 置管一周后,血 PT、APTT、TT、FIB、D-D 二聚體含量在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(P<0. 01)。
結論 不同濃度低分子肝素對 CRT 形成有預防作用,且隨著濃度的遞升作用漸增,其中高濃度低分子肝素 200 μ/ (mL·d)可有效預 防 CRT 形成并降低發生率,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。